返回栏目

陈慧的寻梦之旅

发布时间:  浏览: 次  作者: 陶家宗


       陈慧,这个出生于湖北英山、毕业于武汉音乐学院的古筝高才生,毕业后担任英山教师进修学校音乐教师。别看陈慧身个纤秀娇小,可她满怀梦想的内心世界却比天高、比海阔。从很小的那个时候起,音乐便伴随着她一起成长。在她担任音乐教师的十来年间,县里举行的大型文艺汇演活动中,由她编排执导的各类节目总是获得位居前三的良好记录。


      每个人要有大大小小的期待,日子才不至百无聊赖,陈慧自然也不例外。人活一生,总想要有所寄托,有所梦想。眼下这份特别令人羡慕的工作,可在陈慧的眼里似乎太过于平淡,以至平淡得令她窒息,觉得这些并非是她真心想要的生活。怀有鸿鹄高飞、一举千里理想的陈慧,奔腾呼啸的内心世界拱着她,一定要展翅高飞,飞向她心中那个有诗的远方。陈慧臆想或自嗨的心里这点显然太过于微弱、遥远的光茫,竟然像万里晴空的太阳一样照耀着她热旺的前方,温润着她热血奔涌的全身,并藉着这点热力开始向前奔跑!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当她仅凭着这份期待与兴奋的心情闯荡陌生世界时,便注定了所走这是一条充满艰辛的泥泞路,无疑是一场孤独苦旅的跋涉,几乎每一步都在成与败的界定中穿行。即便如此,又能怎样?有此心理准备的陈慧就这样义无反顾地于2002年,一个人背着一台大古筝,拉着一个行李箱,来到人地两生疏繁华世界的大上海。


     来时怀有的忐忑心理,算是烟消云散。正应了时髦的话,“是人才,天下何处不栖身”?松江区一私立学校慧眼识珠,张开双臂欢迎她的到来,她就这样不费吹灰之力担任该校音乐教师。可是这只企望浴火重生进而改写人生轨迹,“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的东飞孔雀,短短一年便崭露头角,如云的好评总是环绕着她。次年松江区举办首届教职工艺术节,器乐比赛中陈慧的一首行如流水的《秦桑曲》古筝演奏,征服了全场所有观众,荣获一等奖。紧接着便是好戏连台,陈慧当即被松江区青少年活动中心纳入云间清音民乐队。是的,携一朵流云,织一段锦梦,便芬芳了岁月,穿越了流年的时光。满满的,可心的,温馨和诗意就这样静悄悄来到陈慧面前。

      经济繁荣、文化发达的大上海的确令人眼花缭乱,可是洞察力极强的陈慧却突然惊现,于上海占有显著位置的松江区,居然却独独的缺了极具指标意义的古筝艺术这一块,显然与世界级大城市极不相称。这,不能不说是一大缺憾!故此,心里不禁莫名其妙地扑通扑通直跳。有心补月的陈慧在繁华的大上海欣喜热旺地觅到了人生发力的新座标,深耕与传播古筝艺术便是她此生东飞的夙愿与目标。一定要把松江区缺失的古筝艺术这一块补上来,将这么优美动听的乐器在全区推广开来。这,正是当下陈慧的日思夜想,更是她的行动指南。有了这么好的思路,完美的计划,伟大的创想,如果不执行到位,等于幻想与空谈。与其坐而论,不如起而行。

       为了普及古筝文化,执行力超强的陈慧于2004年首开松江青少年活动中心古筝班,接着到中小学、幼儿园巡演。打开古筝艺术大门的松江区如春风拂地,从此一发而不可收。这个追梦不止奋力一搏的陈慧,为了实现人生祈愿与梦想,以壮士断腕的豪情毫不犹豫自断后路,于2005年底辞去学校工作,决心做一个专授古筝艺术的自由职业者。鲜花总是送给有准备的人,2006年起先后受聘方松文化活动中心、松江区老年大学等四所学校古筝指导老师,这样一干就是15年。


       这个身不男儿烈心比男儿烈的陈慧,哪里会满足眼前的东跑西赶?这样的被动模式显然不能尽快实现松江区古筝艺术的全面推广。胸怀大志的陈慧决心建立属于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她在跨校传授古筝艺术的同时,于2008年自创古筝艺术工作室。从此,学习古筝艺术的人在松江区呈现几何式爆长。

学员最小的5岁,最大80岁。有大中小学生、公务员、白领、职工、全职妈妈、居民、退休老人。第三届北京国际民族器乐大赛获儿童组金奖、第十三届国际音乐艺术大赛获金奖、第二届“澳门国际音乐艺术大赛”获金奖、首届二届“CEFA全国古筝考级成果网络展示”又获金奖,至于市、区级比赛更是获奖无数。陈慧还受聘各大赛事指导老师。送戏下乡,文化走亲,游园会,慰问部队、敬老院,进校园、社区、商圈,以至赴外省、央视三台、韩国,陈慧亲历的演出活动每年不少于50场。如今,古筝爱好者遍布松江的每个城镇,每个行业,以至每个角落。


       松江区人民永远不会忘记为补齐古筝艺术这块拼图作出巨大贡献的陈慧:音乐家协会民族管弦乐协会会员、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会员等数十个光环聚一身。尤其让陈慧感动的是,松江区公众每年评选10个明星,又在十年100位明星中,高票推选她为10个杰出代表之一!

       已然站上人生C位的陈慧,依然昂扬着奋进的头颅,继续前进在追梦的路上。

(2022.2.22)

陶家宗简介:

       陶家宗,生于1952年7月,湖北省英山县人。中共党员,大专,网名偏隅,中国网络作家会员。独自采编、撰写、出版的书刊主要有《英山县轻纺工业志》。160多万字的大型纪实文学《在时代的大弯弓下》,经长江日报报道后被多家媒体转载。公务员,长期从事行政管理工作,历任轻工业局、机构编制办职员,外事侨务及旅游局主要负责人等。退休后,笔耕不辍,主要从事散文、小说、报告文学、评论等创作,共计200余万字。热情讴歌普通人生活,融思想性、艺术性为一体,可读性强,深受朗诵者喜爱。2020年由光明日报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这个世界我来过》(上下集)。
 

责任编辑:姜成富

    相关文章Related

    返回栏目>>

    首页   |   帮助   |   工作人员查询 
     

    浙公网安备 33018302001147号

    Copyright © 2020-2026 杭州弘敬文化创意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2200466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