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州艺术网浙江讯(洪旭朝)2022年10月22日上午,举世瞩目的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胜利闭幕。22 日下午,《浙江省文化产业学会二十大精神学习会暨2022年浙江省文化产业学会诗酒文化专委会工作会议》在杭州召开。
学会会长、省委党校副校长陈立旭,学会副会长、学术理论专委会主任、省委党校马克思主义研究院院长李涛,学会常务理事、学术理论专委会副主任兼秘书长、省委党校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副院长陈旭峰分别解读了党的二十大报告主要精神。学会功能型党支部书记蒋建东、执行会长汪骥、部分特聘专家、部分副会长、秘书长以及学会副会长、诗酒专委会主任冰吻(马梦雪)携冰吻学社代表团等共二十余人出席会议。网络远程参会的有学会特聘专家、世界生产率科学院院士吴学新。
本次《浙江省文化产业学会诗酒文化专委会工作会议》紧扣二十大会议报告中的“让⼀切文化创造源泉充分涌流”号召,围绕“文化先行 教育创新 推进新时代文化浙江工程”的主题,重点学习文化建设新思路并展开热烈研讨。
陈立旭会长在主题发言中对二十大精神做了精彩内容解析,并就鼓励支持文化创新,理论结合产业实际做了总结性发言。
学习会上,大家着重学习了二十大报告中的文化体制改革、文化发展道路和对文艺创作者的要求,讨论如何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让⼀切文化创造源泉充分涌流,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
学会会长、省委党校副校长陈立旭在解读中强调,党的二十大报告最主要、最核心的内容是大会主题。大会主题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弘扬伟大建党精神,自信自强、守正创新,踔厉奋发、勇毅前行,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团结奋斗。
二十大会议报告中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也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要结合新的时代条件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和弘扬中华美学精神。努力创作生产更多传播当代中国价值观念、体现中华文化精神、静下心来,精益求精搞创作,反映中国人审美追求,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有机统⼀的优秀作品。一切的文艺创作,离不开人民这个源头活水,人民永远是第一位。
学会功能型党支部书记蒋建东指出,党的二十大报告立意高远、统揽全局、内涵丰富,具有很强的政治性、思想性、战略性、指导性,是我们党开启新征程、创造新伟业的政治宣言和行动指南,是我们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的根本遵循。学会要把把学习好、宣传好、贯彻好党的二十大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首要政治任务,不断提高政治站位,着力在学懂弄通做实上下真功夫,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的二十大精神上来。
学会副会长、学术理论专委会主任、省委党校马克思主义研究院院长李涛在解读中指出,党的二十大报告多次提到文化,专列一章系统阐述了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等一系列新思路、新战略、新举措,为我们开展文化工作、为浙江高水平推进文化强省建设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凝聚了力量。
学会常务理事、学术理论专委会副主任兼秘书长、省委党校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副院长陈旭峰在解读中讲到,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推进文化自信自强,这是我们首次将文化自强写入党代会报告。推进文化自信自强,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要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我们要推进文化自信自强,为不断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贡献精神力量,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学会副会长、诗酒文化专委会主任冰吻(马梦雪)做了主题为《文化创意如何创新赋能文化浙江建设》的工作报告,着重汇报了诗酒文化专委会如何将2021《关于全省社科界学习贯彻省委文化工作会议精神的通知》中的四个点,转化为实际工作行动。
2021年学会冰吻诗酒文化研究院(2022年改名为专委会)接受学会委派,贯彻落实《浙江省社科联开展社科赋能山区26县跨越式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的通知精神,下县城共同富裕讲座计划做文化赋能。受到了温州永嘉和泰顺两县的县委宣传部的热情邀请和安排接待,先期下乡村调研共走过11个镇、11个村和三家公司。
冰吻副会长提出了紧扣二十大会议报告中的“让⼀切文化创造源泉充分涌流”的号召,而做的最新文化建设提案,拟办《文化创造&内容智造研讨班》的宗旨:
一是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重点学习二十大文化建设新思路;
二是研究文化先行教育创新推进新时代文化浙江工程;
三是推动社科赋能山区26县跨越式高质量发展行动。
大家从理论结合实际出发,讲解了各自的理解,尤其是传统文化创新版块,探讨学习,生动举例,发表深刻体会,重点讨论了二十大文化建设新思路给大家的启发和如何实践。意见建议精彩纷呈,文化创新激情四射,就如何进行文化赋能工作进行头脑风暴。
会上梳理出了两条办《文化创造&内容智造研讨班》的方式与意见,一种是作为公益课程,一种是收费班,主要为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振兴,农业农村经济建设而授课,讲如何打造品牌故事内容。学会诗酒文化专委会将负责执行此项教育创新工作的方案深化。
附:学会特聘专家,世界生产率院士吴学新的书面意见:
“学会诗酒文化专委会主办的研讨会,是践行二十大的实际行动,冰吻(马梦雪)主任是诚心实干在调研,为学会添砖加瓦办实事,应予重视和支持!
作为学会特聘专家,我支持诗酒文化专委会的文化工作和文化创新提案,这是完全符合当前二十大精神的实干行动。
文化自信是对民族生命的自信,而丰富的物资给予我们文化自信的底气,这种文化自信是油然而生,发自内心。推进新时代文化浙江工程,要适应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专业的社会主义新人,从而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
在积极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我们还应清醒地看到,民族传统文化的不足,尤其是教育创新!因此,要充分利用文化产业学会诗酒文化专业委员会的文化资源和发挥好学会的独特优势,全力支持创办好首届《文化创造&内容智造研讨班》,把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培训教育全过程,大力弘扬优良传统,激发对“真善美”的追求,从而增加认识、思维能力、精神追求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抚慰心灵。
《研讨班》,要用一些鲜活的事迹去打动人、教育人,真正实现群众在哪里,文明实践就延伸到哪里,让人人成为文化建设实践的参与者;要常态化运转,充分激活基层参与文化实践活动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从而汇集起強大的力量。
《研讨班》要坚持以创新、发展为己任,要切实办好、办活、办出成效;真正让文化创造源泉、充分涌流,真正赋能全省山区二十六个县跨越式发展,真正引领浙江文化产业走在全国发展的前列,从而成为国家文化大数据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核心动能和引擎。”一一吴学新院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