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州史上科举家族的联姻文化(张靖鸣)

来源:神州艺术网    作者:张靖鸣    人气:    发布时间:2022-03-11    

中国古代婚姻讲究门当户对,男女双方要求家庭状况大体相同。而科举家族对于子女婚姻条件则更苛求,强调对方家族背景与社会地位,希望利用联姻机会,为子弟创造良好环境和社会关系网。

明清之际,湖北武昌县(今鄂州市)科举家族之间联姻者甚多。居住在武昌县城东绣衣坊的王家璧家族名声显赫,王家璧的高祖王封燕娶本邑崇祯丁丑进士钱塘知县邬明昌的侄孙女、顺治乙未科进士桐城知县邬汝楫之女为妻。① 邬氏家族是明清更迭之际的科举名门,而王氏家族则是仕宦和著述家族。像这样的情况,联姻双方首先看个人情况与文化背景,再是家族的社会影响,这是联姻的重要因素。

神山乡(今大湾)严氏家族严履壬的太太高祖严忠王娶柳氏家族万历辛卯科举人陕西渠县知县神水府知府柳东之女。太高祖严自威娶康熙庚辰科进士贵州巡抚张谦之女、康熙丁酉科举人安州知州张元钰胞妹。高祖严元生娶柳东的曾孙女、邑庠生柳复阳孙女、邑庠生柳炜之女。曾祖严以虚娶太学生熊耀祖之女。祖父严得三娶邑庠生张巨川孙女、邑庠生张华南之女。父亲严济川娶邑庠生士张训侄孙女、儒士张大泰之女、上庠生张华林之姊。②从严履壬家庭六代人的联姻情况来看,严氏同张氏三代联姻;如果张氏三代有血缘关系,那么这种情况可称“世婚”。严氏家族秀才达200余人,堪称书香家族,而同乡的柳氏与张氏都是官宦之家,这是严氏家族在婚姻择取上非常看重的,对后嗣发展及加强家族在本地社会地位将起到重要作用。

武昌与咸宁、大冶、江夏毗邻,又同属武昌府,士子们经常在一起参加省府科举考试。武昌与黄冈仅一江之隔,两地文人交往较多,这些均成为武昌科举家族与临近府县科举家族联姻的潜在因素。

葛店清末翰林范德权是顺天乙亥科乡试举人、光绪壬辰科进士、翰林院庶吉士,他的科考朱卷记载的家庭姻娅情况很复杂。范德权祖母是江夏邑庠生王忠伯之女,母亲是江夏嘉庆乙丑科进士胡述文之女,次姊嫁江夏贡生胡绍先之子庠生有彦,三姊嫁黄冈贡生张锦林之子庠生张荣,胞妹嫁太湖恩科翰林院修撰山西按察使赵文楷曾孙、道光辛丑翰林编修广东按察使赵畇之孙、候选同知赵继佶之子、同治戊辰科翰林江苏候补道赵继椿之侄、庚辰科翰林会试同考官赵曾重亲弟、优贡生赵曾槐。本人娶湖北浠水县翰林院修撰陈沆之孙女、嘉庆丁丑科翰林掌陕西道监察御史陈澐侄孙女、道光甲辰科翰林陈延经之女、光绪乙丑科翰林陈曾佑之胞姑母;继娶俞氏是浙江湖州嘉庆乙未科翰林编修广西右江兵备道俞恒泽曾孙女、直隶州知州俞进麟孙女、咸丰壬子科翰林湖北学政记名御史俞奎垣之女。子庆镐聘东湖县辛酉科解元王赓飏之女。女一嫁给翰林院修撰陈沆曾孙、道光甲辰科翰林陈延经之孙、中书科中书恩浦之子曾得。③从上述资料看出范德权四代联姻中有七人与周边的江夏、浠水、黄冈科举家族成员娶聘,两人与外省科举家族联姻。范氏与周边联姻的江夏、浠水、黄冈都是科举大县,在湖北科举史上享有佳誉,其中浠水县陈沆家族是翰林家族,陈沆是嘉庆二十四年(1819年)殿试状元,陈沆和他的弟弟陈沄先入翰林院后任地方监察御史,“京都二陈”为朝野瞩目;像这样集功名与仕途通达的家族无疑是范氏家族联姻的最佳选择,从中可以窥见范氏家族士子文化交往的开阔视野以及联姻敏感性。与范氏联姻的江苏太湖赵氏及浙江湖州俞氏是著名科举家族,有清一代,太湖县出了两科状元,其一为赵文楷,他是嘉庆元年(1796)丙辰恩科状元,其家族一度出现四代翰林。原国家政协副主席、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就是赵文楷的六世孙。名门联姻,根深叶茂,合肥的李鸿章家族、黄梅的帅承瀛家族、寿州的孙家鼐家族、萧山的汤金钊家族、浠水的陈沆家族等,都是赵家儿女亲家。赵文楷的孙女赵小莲嫁给了合肥的李鸿章,而陈沆的曾孙女陈邦织嫁给了赵朴初,这样的联姻情况,实质上是以文缘、血缘、地缘为纽带而构建的多边形姻娅圈与利益资源共享的关系网。范氏家族之所以能与江苏赵氏、浙江俞氏、湖北陈氏几个科举名族联姻,因为本身具备非同寻常的社会影响,范氏家族作为武昌县唯一的翰林家族,早已蜚声文苑。居翰林兄弟之首的范鹤生的身份特殊,他是湖广总督张之洞的恩师,他的伯乐之名享誉朝野,为士林仰慕。作为翰林兄弟范德镕、范德权的父亲范志熙是同光时期诗人、藏书家。从他诗集的唱和对象反映出与权贵名流的交往。如此观之,几个家族的文化与影响实力相近,缔成了一段名门联姻佳话。

范氏家族与本乡联姻则更多,至今葛店街头流传有“陈范不分家”之语。陈、范这两个家族世居葛店街,屋宇毗邻,和睦相处,双方都有重教兴族的传统,陈氏家族以仕宦著称,而范氏则以文化立世,齐名遐迩。查《范氏宗谱》,范氏家族子弟娶陈氏联姻约有十代,最少有数十人。最有趣的是范廷鉴的孙子六人与陈家联姻,范陈鲤娶了漕运总督陈中孚次女、范赐鲤娶了他的七女、范际鲤娶了他的八女。范德庆娶了陈中乾的次女、范德敏娶了陈中升的女儿、范德昉娶了陈抗希的长女。其中范先荣、范先春、范先恩三位嫡亲兄弟与漕运总督陈中孚为儿女亲家,④这种联姻状况与地位权势不无关联,有利于双方门第势力在当地的扩张,反映出婚姻选择上强烈的功利性色彩。

上述范氏家族联姻堪称是鄂州婚姻史上的文化奇观,这是封建时代“门阀制度”思想衍生的一种特殊现象,表现出阶层固化的婚姻价值观。这种联姻观念在今天显然是不合时宜的,当下男女青年自由自主的择偶观拥有更多的选择方式与空间,从而赋予新的婚姻理念。

① 来新夏主编:《清代科举人物家传资料汇编》2集,学苑出版社,2006年,第81页。

②来新夏主编:《清代科举人物家传资料汇编》66集,学苑出版社,2006年,第105页。

③ 来新夏主编:《清代科举人物家传资料汇编》18集,学苑出版社,2006年,第459页

④ 葛店经义堂《范氏支谱》,1908年刊刻,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藏稿,卷八,第1页、8页、49页。

本文作者张靖鸣,湖北鄂州人。学者、作家。曾担任鄂州职业大学雕花剪纸技能大师工作室负责人、张裕钊书法文化博物馆文化建设负责人。

张靖鸣(右二)在民间采风

搜集民间资料一万余篇(首)、拍摄图片五万余张、音像资料三百余段。主持和参与科研课题十余项。题写序文、发表学术论文六十余篇。主要著述有《樊棘诗文选》《镜鉴杂稿》《竹林联笺》《张裕钊书法文化博物馆陈列大纲》《文史日记》《敦义儒林》(编著)《张裕钊卷》(执行主编)《山水乡愁 歌游鄂州》(副主编)《鄂州文化简史》(副主编)。点校《絸翁录存》《朱峙三日记》(四册)。另外,还指导合唱《长征组歌》(全场)演出在中央电视台播出,演唱鄂州民歌《放鹰号子》在湖北卫视播出。

打赏

取消

感谢您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扫码支持
扫码打赏,你说多少就多少

打开支付宝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