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诗词六进”工程,2022年鄂州庾楼诗会征稿开始啦

来源:神州艺术网    作者:admin    人气:    发布时间:2022-08-20    

为推动“诗词六进”工程,弘扬鄂州历史文化,传承鄂州城市文脉,歌咏鄂州建设成就,打造鄂州文化品牌,在市委宣传部、市文联及有关单位的大力支持下,我会自2020年起连续举办了两届“鄂州庾楼诗会”。中华诗词学会、湖北省中华诗词学会以及兄弟市县诗词组织领导、诗人词家数十人应邀参加,在诗词界和社会上产生了广泛而良好的影响,成为鄂州市诗词学会的文化活动品牌。

 

为继续打造“鄂州庾楼诗会”这一文化活动品牌,我会将举办“2022年鄂州庾楼诗会”,并突出会员参与度。现特向本会会员和市外诗人词家征稿。

一、作品要求:

1、以吟咏鄂州自然风光、城市新貌,赞美鄂州历史文化、名胜古迹,歌颂鄂州建设成就、文明风尚等为创作主题,体裁任选,题目自拟。

2、坚持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的创作原则,诗词内容至少须包含鄂州、庾楼、中秋等任何一个文化元素。

二、投稿规定:

1、每人限投诗/词1~2首,超过2首的只收前2首。不收曲、联。不收《南浦诗词》已刊旧作。

2、投稿须按“庾楼诗会投稿、作者姓名、诗词标题、诗词正文”的顺序分行排版。诗两句一行,词分片连排。

3、作品要求格律严谨、用韵规范、语言流畅,严禁无病呻吟。诗依平水韵,词依词林正韵,用新韵、通韵者须在题后标注。

4、为减轻收稿工作量,请发定稿。前面已收稿,后面又重发者不收。

三、收稿时间:

1、自本启事发布之日起至8月31日21时止为征稿时间。在此期间,有兴趣者可以按征稿启事要求进行创作、修改。

2、8月26日—31日为集中收稿时间。此前或此后发到南浦诗词群里的均视作诗词交流稿。

四、投稿方式:

在收稿时限内将大作的“定稿”电子版发到南浦诗词群即可,不要发给个人微信或电子邮箱。

五、咨询电话:

对征稿要求有疑问者,可以拨打电话139 7295 0309(徐胜利)咨询。

鄂州市诗词学会

2022年8月16日

附庾楼简介:庾楼,即庾亮楼,原称南楼、谯楼,也叫鼓楼、玩月楼,位于鄂州城区中心偏北古楼街北段。楼分上下两层,砖木结构,红砖灰垛,白墙黛瓦。上层为正楼,抬梁式结构。下层为巨型石砌半圆形拱门,飞架东西,气势雄浑。拱高12米,宽11米,长16米,人车畅行无阻。1983年,鄂州市政府将庾楼列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2年11月,湖北省政府将庾楼列为第四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庾楼的前身为武昌(今鄂州)南楼,其源头可追溯到三国时吴王城安乐宫的端门。西晋建武元年(304年),吴王城毁于兵灾。后来,在原址上重修了武昌城。东晋咸和九年(334年),庾亮接替病逝的陶侃驻镇武昌。据刘义庆《世说新语·容止》记载:“庾太尉在武昌,秋夜气佳景清,使吏殷浩、王胡之之徒登南楼理咏。”隋炀帝时将城池西移一里许,迁至西山脚下,土筑武昌城。到了盛唐,李白来到武昌,在《陪宋中丞武昌夜饮怀古》诗中写道:“清景南楼夜,风流在武昌。庾公爱秋月,乘兴坐胡床。龙笛吟寒水,天河落晓霜。我心还不浅,怀古醉余觞。”

 

隋唐时期,鄂州(今武汉市武昌区)作为州府级的行政区域已经崛起,晚唐时在蛇山顶上建有一楼,名曰“南楼”。此后“鄂州南楼”名声大噪,且后来居上。宋元时期,武昌南楼和鄂州南楼同时并存,此时诗人所吟咏的“南楼”,多半指的是鄂州南楼,如黄庭坚的《鄂州南楼书事》诗。也有少数指的是武昌南楼,如丁鹤年的《南楼再用前韵寄吴翁》。但更多的是以“谯楼”“鼓楼”的名称称呼武昌南楼。

 

清康熙九年(1670年),武昌知县熊登重建南楼,并作《重葺庾楼记》。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武昌知县邵遐龄主持重修南楼,又作《重葺庾楼记》,云“邑令熊公登以前名谯楼”,“不若仍旧迹名庾楼为妥”。这是正式命名庾楼之始。清光绪《武昌县志》记载:“南楼在武昌县南。南楼即谯楼,在城内县署前,又名玩月楼。今题庾公楼。”抗战时期,庾楼被日寇炸毁,其后鄂城士绅商民又在原址复建,后屡有修缮。2017年初,鄂州市政府和湖北省文物局安排专项资金,又一次进行维修。

打赏

取消

感谢您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扫码支持
扫码打赏,你说多少就多少

打开支付宝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