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州艺术网湖北讯 2023年11月1日,鄂州市首届残疾人掐丝珐琅培训班在飞鹅建材精品家具城四楼隆重开班,鄂州籍持有残疾人证的肢残或听力残的40余名学员参加了培训。鄂州市残疾人就业服务中心主任郑铁军、鄂州市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邓安全,鄂州市民协副秘书长、民俗产业发展专业委员会主任杨亮,市民协民间收藏专业委员会主任徐武等参加开班仪式。
据鄂州市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邓安全介绍,在中华民族灿烂辉煌的文化历史上,景泰蓝无疑是浓墨重彩的一笔。如今,这门工艺升华为“掐丝珐琅画”的表现形式,绽放出耀眼的光芒。景泰蓝掐丝珐琅工艺盛行于明代景泰年间,它是宫廷艺术的代表,是一项古老的艺术形式。2006年掐丝珐琅工艺被列为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因为底色多为蓝色,所以被称为景泰蓝。
开班仪式上,湖北省工艺美术大师、市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李立志讲解掐丝珐琅文化历史、艺术特征、工艺流程、表现手法及传承意义。传授掐丝珐琅的制作工艺、顺序步骤、掐丝技巧、采砂填绘及画面上胶等具体技术和手法。
鄂州市肢残协会主席邹志成介绍,实操阶段每位学员须完成三个以上的习作。全程六道工序基本都要熟悉,每人要根据自己的特点主攻一至两道工序。每个学员要求重点掌握的工序不同,根据各人的生理特征及兴趣制定学习方向,为后期生产定岗打好坚实基础。
李立志大师深入浅出的精彩讲课,学员们尽情地徜徉在知识的海洋里,像海绵般吸汲养分。参加培训学员学习和掌握抓住特征、突出重点、按照手工顺序制作, 并学会自主思考添加各类元素融合。了解并认识制作掐丝珐琅手工艺品技术的方法,增强热爱非遗文化的思想感情。
李立志大师指出,学员们难点主要在于大家文化基础薄弱,审美能力不够,对金丝的描绘、采砂的填涂、水胶的融汇,创造力与想象力的双重结合有很大难度,至于开发自己的文创产品更是需要多年沉淀。
鄂州市残疾人就业服务中心主任郑铁军说, 残疾人“掐丝珐琅”培训活动紧扣“巩固残疾人脱贫成果,提高残疾人生活质量”的主题,授课内容包括了解掐丝珐琅的历史、发展历程,学习掐丝技术、点蓝技巧等,让非遗技艺与残疾人就业有机结合,实现“ 职业技能+非遗传承+就业创业”的有机融合,为今后就业创业提供更多的选择。
据悉,鄂州市首届残疾人掐丝珐琅培训班由鄂州市残联举办,鄂州市肢残协会、市民间文艺家协会、鄂州市志成益道社会工作服务中心承办。
【资料链接】李立志系湖北民间技能传承大师,荣登央视《探索 ·发现》栏目,其作品多次在全国获奖。其中布贴“十二生肖”获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作品大奖赛金奖,“哼哈二将"获“山花”奖银奖,“楚凤"获中国民间工艺作品大赛"金菊"奖铜奖。2012年系列布贴作品评定为湖北民间工艺“一级珍品" , 2008年李立志被湖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授予“湖北工艺美术名人”,同年,布贴抱枕被省政府认定为“灵秀湖北”名牌旅游商品。2013年又被湖北省委组织部、省人社厅、省文联等部门联合授予“湖北民间工艺技能传承大师”,2016年李立志当选中国工艺美木行业“典型人物" (系全省唯一获此殊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