挥毫落纸生云烟 ——记著名军旅书法家曹扬宪先生

来源:神州艺术网    作者:曹道伟    人气:    发布时间:2021-09-04    

挥毫落纸生云烟

——记著名军旅书法家曹扬宪先生

 

神州艺术网讯(曹道伟)曹扬宪先生,原陆军某集团军文工团政委,著名军旅书法家。为人谦和,性情儒雅,不但英气勃发、事业有成,在书法道路上也硕果累累。其书法文而不华,质而不野,不激不厉,温文尔雅,继承传统并大胆创新,作品多次参加国内外大型书展并被有关报刊杂志网络博物院纪念馆发表或收藏。编撰有《书道》《论书法精神》《书法艺术的创作与欣赏》等书籍,为弘扬书法艺术作出了贡献。


痴迷书法一少年

或许是天性使然,曹扬宪自小喜字,小小年纪,他就喜欢在纸笔上涂抹,每次有外出,别人嬉戏之余,他却安安静静,拿了树枝在地上写画。他看着那自然界的树木,就像飞扬的线条,舒展自如,灵动有神,有着一种难以言喻的美。

书法是这么美,线条是这么神奇。这是曹扬宪小小心灵里对美最早的感知。

书痴者文必工,艺痴者技必良。天生的喜好,加之他农家子弟吃苦耐劳、坚持不懈的基因,中学时,字就在学校是出了名的好,初高中时候学校的黑板报全交给他了。每每办出黑板报,就是赞誉一片。曹扬宪却并不满足,总感觉这个字这一撇没写好,那个结构不合理,恨不得就要重写。自己给自己的字挑剔着毛病。

曹扬宪中学毕业就投笔从戎,后以优异成绩考入军校,在修习学业的同时,也让他更有时间去亲近书法。知道了中国书法艺术的博大精深,他就像一个发现了宝藏的孩子,一步步走进了书法艺术的海洋。

泛舟书海乐忘归

书法乃百艺之首,它是华夏民族文化之根脉,世界文化之宝贵遗产。余秋雨说过,自古迄今,书法以无与伦比的魅力吸引了一代又一代才俊浸淫其中,乐而忘归。书法是美的艺术,也是中国文人寄寓精神的家园。

曹扬宪就是这样,他感觉到书法就是一种道: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在部队繁忙的学习工作之余,他几乎将全部时间和精力都投入到书法创作之中。周末假日、夜深人静,在别人欢聚或是酣眠的时候,也是他神游于书海的时候。一盏孤灯,几缕书香,从篆隶到楷行草,读帖临帖深入堂奥,摩其形揣其神悟其道,心摹手追,凝神奋力与古人对语、精神交接……他乐而忘归,迷醉在线条的翰墨世界,感受着书法的魅力和大美。

苏轼说,古之成大事者,不唯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这世上诸事,光有天分不行,光有勤奋亦不行,必须天分勤奋相加,才可做出番成就。曹扬宪几十年如一日,坚持用勤奋和汗水,叩击着书法艺术殿堂的大门。朋友们都说,古有王羲之习书墨池尽染,今有扬宪习书写秃的笔头就有一大箱,写黑的纸一摞一摞往外抱。孔子曰,发奋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曹扬宪也处在这样一种发奋忘食、乐而忘忧的近乎颠狂的状态。


很多朋友都说他太累了,劝他歇一歇,他却淡然一笑。那笑容中有着别人不知的深意。似乎在说:此间乐,不足为外人道也。他的人生,在书香中绽放如莲。

外师造化,中得心源

书法是一种根植于传统的艺术,不复古、习古不行,可一味钻在古之中,盲目为古所困,入得去出不来也不行。曹扬宪认为,学书者不但要打好基本功,练好根基,追慕名家,更要入得去,杀得出来,打拼出一片自己的天地。若只是拘泥于古人,饶是用功再勤,亦只是匠人耳。


    曹扬宪先生诸体皆擅,尤以行楷用功最深。他幼学王羲之、颜真卿和赵孟睿?笙傲访总馈⑼躅臁⑸蛞??⑵艄?椭芑郜B等名家书帖,师法冯志福,通晓古文、诗词和书法史。笔墨当随时代。在继承传统基础上他大胆创新,形成了刚健通脱、气象峥嵘、笔意清疏、章法朗丽的艺术风格。他将汉字文化中的高妙精神,融入对于宋人书风的追求,使得他的书法作品极具书卷气和文人气。以明秀清丽的风格,端庄隽永的气质,性情自然的书写,独步于书坛。这种对于宋人书风的精研和探讨,以及自我的追求和创新,无疑是从“写意”而到“写质”的自然嬗变。而对于章草、隶书、魏楷的广泛涉猎,使得其作品内涵更加“以质为美,旨深意宏”。诚所谓“横”如千里之阵云、“点”似高山之坠石、“撇”如犀象之头角、“竖”似万岁之枯藤、“捺”如崩浪之奔雷、“努”似百钧之弩发、“钩”如劲弩之筋节,形成了一种崩云坠日、五色眩目的美感。


     曹扬宪先生为人低调,沉潜书法不显山露水,如今以书法作品行世,被朋友们赞誉为:“挥毫落纸如云烟,千峰画卷收诗篇。”“万丈豪情聚毫端,天地人文任挥就。”

曹扬宪先生,其可期也与欤!



责任编辑:姜成富

打赏

取消

感谢您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扫码支持
扫码打赏,你说多少就多少

打开支付宝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

责任编辑:admin